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大气物理学院举办第158期ARL研究生论坛

2021-04-27来源:作者:访问量:

2021年4月26号晚上,大气物理学院第158期ARL研究生论坛于气象楼1114顺利举行。此次论坛由大气物理学院研究生会主办,邀请了大气物理学院袁成老师对进行报告的同学就报告内容提出相关问题并进行解答指导,同时邀请到大物院大气探测与大气遥感专业的刘峥、施百棋、王雅正、董焱、王予欣以及尹智铭等六位研究生进行学术汇报。

刘峥同学汇报的题目是《北京冬季一次污染输送过程观测和数值模拟》,介绍研究的目的是由于北京的PM2.5污染事件在冬季比其他季节出现得更频繁、更严重,并且在污染物排放情况相同时,不同的气象条件下所产生的PM2.5浓度状况有时会截然不同,利用1980 2017年资料研究了冬季环流对北京气象条件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利用包括地面污染物小时浓度观测资料和气象要素资料进行PM2.5污染输送过程的观测分析,利用WRF-Chem数值模拟,通过计算输送通量和净输送率分析平流输送的特征及燕山和西山对北京PM2.5浓度的影响过程。

施百棋同学汇报的题目是《气溶胶光学参数的Raman激光雷达探测研究》,在报告中介绍了通过对原始信号数据的多种去噪处理分析与比对,提高最终反演结果的准确度、通过对比Raman反演方法和fernald反演方法的反演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区别和反演效果以及通过反演南京北郊上空气溶胶的消光系数、后向散射系数和雷达比,研究分析南京北郊上空气溶胶的分布状况。

王雅正同学汇报的题目是《多源卫星微波土壤湿度产品质量评估研究》,本汇报的内容主要是为了研究土壤湿度产品的评估新反演算法的建模,通过分析2018年各卫星反演产品山东区域土壤湿度值和观测值(ASM)的逐日变化过程(VSM)、2018年各卫星反演产品山东区域土壤湿度值与自动站观测值(ASM)所有站点时间序列偏差指标的箱线图、2018年各卫星反演产品山东区域土壤湿度值与各自动站观测值(ASM)所有站点时间序列偏差指标的空间分布等来进行多源卫星遥感土壤湿度产品评估,以及进行了机器学习反演模型的建立与评估。

尹智铭同学汇报的题目是《华北地区暖云相对离散度和云滴数浓度垂直分布特征的个例研究》,在汇报中,介绍了在华北地区进行了多次观测,分析了暖云的相对离散度关系,并且介绍了华北地区暖云中云滴数浓度的垂直分布情况。

董焱同学汇报的是题目是《基于AGRI颗粒物浓度遥感反演及季节变化分析》,在报告中介绍了利用静止卫星的高时间分辨率的特点可以更好的对地面PM2.5 浓度进行监测、利用静止卫星的单次扫描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更有利于分析大气环境区域分布特征,解决并验证了FY-4A/AGRI对近地面颗粒物PM2.5的反演估算的可行性以及利用6S辐射传输模式,建立了AOD、气溶胶标高和能见度模型。

王予欣同学汇报的题目是《我国东部不同等级降水概率分布特征》,介绍了融合降水数据的优势、以及对于各级雨量的降雨时数全国范围内以小雨和中雨雨时数最为显著,大雨及以上的降雨主要分布在华南和东部沿海地区,中国东部不同历时降水在区域特征明显。

本次论坛六位同学都进行了十分精彩的汇报,并且在汇报结束后和袁成老师进行了热烈讨论。老师与同学们对整场报告反响热烈,报告间隙的讨论过程十分精彩,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圆满达到了本次学术报告的目的。


上一条:当五四撞上五一 ——大气物理学院开展“致敬劳动者”团日活动

下一条:寻故乡先辈迹·传英雄红色事·悟峥嵘岁月史——大气物理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召开“红色故事我来讲”主题教育活动

新闻报道
通知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