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晚,大气物理学院第178期ARL研究生学术论坛在气象楼210顺利举行,此次论坛邀请大物院20级气象工程专业的程昊,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专业的冯悦政、库盈盈、杜寒冰、张艺凡和孙尧6位同学进行学术汇报,并邀请徐国杰教授作为指导老师。
首先由程昊同学开始汇报,他的报告题目为《南京冬季典型霾天气过程多元对比分析》,通过选取三次南京冬季霾天气过程,分析了常规气象要素、边界层特征,并使用HYSPLIT讨论南京区域污染气溶胶的来源,分析边界层高度对污染物浓度的显著影响。冯悦政同学的报告题目为《南京地区臭氧污染特征及其前体物的减排措施》,他通过PMF方法分析得到不同季节VOCs的排放源,其中主要排放源为液化石油气源、汽车排放源及工业源。库盈盈同学题目为《沈阳市挥发性有机物分布特征及来源解析》,统计了沈阳市采暖季中不同功能区的挥发性有机物日变化及VOCs占比,进一步分析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贡献率的占比,得到烯烃、芳香烃占比较高,并且提供了污染防治中可重点关注的化学物质。杜寒冰同学的报告题目是《沈阳市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特征及反应活性》,报告中指出沈阳市VOCs主要来源于机动车尾气和溶剂挥发,分别在早晨和傍晚出现峰值;VOCs浓度出现春夏低、秋冬高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沈阳市秋冬季采暖导致生物质排放,而春夏季温度升高、边界层高度升高、日照增加导致VOCs扩散和消耗增强。张艺凡同学的报告题目是《淮安市洪泽区细颗粒物及臭氧污染特征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是由于洪泽市区正北方工业源细颗粒物排放较多,在冬季盛行北风的影响下,推出冬季安徽北部为污染源区。最后一位汇报的是孙尧同学,他的报告题目是《基于下投探空资料的热带气旋中垂直速度分布特征研究》,通过下投探空仪器对热带气旋的垂直速度进行更精确测量、统计并分析,得到极大上升气流主要发生在边界层底部,垂直风速随飓风强度增大,出现极大上升气流的概率增加等结论。
对气溶胶、臭氧污染等分区域的深入研究是防治污染的关键之一,因地制宜才能有效治理;而对热带气旋结构更精准的了解有利于天气预报进一步改进。针对同学们报告中出现的问题,徐国杰教授详细指出。本次论坛不仅参与报告的同学们收获了宝贵的建议,也为即将踏入科研生活的同学们拓宽了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