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2日上午,《现代气象事业发展概论》课程第三讲在明德楼N115正式开课,。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主任、风云卫星工程副总设计师张鹏研究员应邀来校授课,大气物理学院副院长陆春松出席并致辞,2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学习。
陆春松在致辞中指出,《现代气象事业发展概论》是深化气象领域“局校协同育人”的核心课程,是落实《教育部 中国气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具体实践。他鼓励同学们把握与行业权威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将课程所学与国家气象战略需求相结合,筑牢专业基础、明晰职业方向。
在授课过程中,张鹏主任围绕“我国综合气象观测的业务发展与技术前沿”这一主题,系统性地梳理了我国气象观测从“人工到自动化、从地面到空间”的跨越式发展历程。他详细阐述了我国现有气象观测业务的规模,指出其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气象观测系统,综合能力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三段式平漂探空、第二代风云气象卫星等领域,部分指标更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此外,张鹏主任聚焦于气象卫星、天气雷达、北斗探空、大型无人机载观测系统等核心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典型应用,结合具体实例,细致拆解了技术落地的实际场景。他还深入分析了当前综合气象观测的薄弱环节与空白领域,并探讨了人工智能、量子技术为该行业带来的全新机遇,使师生对气象观测的现状与未来有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整场授课不仅理论深邃,且实践价值极高。张鹏主任通过丰富的行业案例和前沿数据,将复杂的技术原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知识内容,极大地提升了课程的实效性。
现场师生专注聆听,课后围绕“气象观测技术落地难点”“智能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前景”等话题积极提问,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氛围。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课程不仅填补了专业知识盲区,更让自己深刻感受到气象事业服务民生、支撑国家战略的重要意义,未来将更主动地投身气象领域学习与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