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日-8月10日,我院王成刚副教授带领我院学生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具有不均匀植被分布的下垫面上强对流触发和组织演变机理研究》的外场加密观测试验。参见此次试验的单位还有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厦门海峡联合实验室等国内多家单位。
对流触发一直是国际上天气预报的瓶颈。边界层辐合线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对流触发抬升机制。陆地表面特征的显著差异导致的加热不均是其重要形成方式。观测区域内蒙古河套灌区周围环绕着狼山、乌兰布和和库布齐沙漠,常常在绿洲-沙漠交界的沙漠一侧形成边界层辐合线并触发对流。图2是本次试验过程中观测到的一次边界层复合线过程。
7月3日,南信大小分队到达总指挥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与大部队汇合。经过简单休整,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在相关仪器使用、仪器维护及安全培训后,所有队员分6个站点进行野外观测。试验期间每个队员负责相应站点激光雷达、微波辐射计、涡动和自动气象站等仪器数据的传输与存储。
在此次试验中,大家有幸结识了不同单位的老师和同学们。其中,北京大学师生团队对科研的严谨务实精神,南京大学师生团队强烈的责任心、内蒙古气象局团队的吃苦耐劳精神,还有“追风少年”刘屹靖对“大气梦”的热忱等等,都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作为南信大学子,我们在工作中敢于吃苦,积极努力,认真负责,也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要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懈地奋斗,精益求精。

(南信大小分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