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气象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提升气象工程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完善专业内涵和培养路径,培养适应新时代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应用型高端人才,大气物理学院于4月14日上午在气象楼1115召开了应用型气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讨会。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大气探测学院)院长张福贵教授一行4人、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雷鹏正副处长、艾未华教授一行5人参会。我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教授、教务处处长马廷淮教授,我校大气物理学院党委书记朱伟军教授、院长夏海云教授等参会。会议由夏海云主持。
首先,闵锦忠书记在致辞中对兄弟院校气象领域的各位专家来校研讨表示欢迎,向各位专家对我校相关专业建设的支持表示感谢。围绕应用型气象人才应该如何培养这一问题,闵书记提出聚焦业务和科研工作的技术需求、吸收国内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等建议。随后,马廷淮处长介绍了我校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基础学科拔尖基地建设、中外合作办学、本科生联合培养、国家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国家级产业学院建设等工作,并提出了如何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的思考。
大气物理学院院长夏海云教授,汇报了学院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成效、科研成果、平台建设等相关工作。大气探测系主任郜海阳副教授汇报了全国首个获批建设的气象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设置、历史沿革、专业内涵、就业去向,重点介绍了专业课程体系“一面向,三融合”的设计理念和“三三”模式构架、围绕学科交叉打造的精品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聚焦“新工科、产学研”功能定位的基础实践教学实验室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等工作。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张福贵教授以“气电结合、理工结合”高质量气象探测人才培养为题,介绍了电子工程学院(大气探测学院)概况、人才培养和科教融合相关工作。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艾未华教授以“气象技术与工程专业建设与思考”为题,介绍了相关专业和学科发展情况。
会上,专家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认为应用型气象人才培养任重道远,应以新工科建设内涵为导向,完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高度融合的顶层设计,以期满足对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会议一致同意将定期开展研讨会,并逐步拓展规模,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研讨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