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青藏高原风云动,气象科考探秘行——赵天良教授团队深入青藏高原北坡开展气象科考

2022-06-13来源:作者:赵天良、杨清健、马晓丹访问量:

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专题“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对亚洲水塔变化的影响”的项目支持下,5月22日-6月6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团队先后跨越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攀登昆仑山北坡,深入青藏高原北部和帕米尔高原,开展一系列西风-季风协同作用下高原云降水和水资源影响因素的科学考察和外场观测试验。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山,从帕米尔高原一路南下后,转变为东西走向,贯穿于塔里木盆地和藏北高原之间。近年来这一山地区域极端降水频发,屡次突破历史降水极值。因此,昆仑山北坡云降水特征及其水汽通道以及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沙尘气溶胶输送影响是这次科学考察的核心任务,以全面认识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对青藏高原亚洲水塔变化的影响。

5月26日,科考队从塔里木盆地南缘的民丰县启程沿昆仑山北坡爬升,一路跋山涉水,进入海拔5200米青藏高原北部无人区,抵达目的地位于5100米左右的西藏改则内陆咸水湖——黑石北湖。路途雨雪晴空多变,一日阅四季:塔里木盆地炎炎夏日气温,昆仑山口小雨,海拔3000多米的昆仑山地形云降水,4000多米高山区出现降雪积雪,5000米以上黑石北湖及其周边高原地区蓝天再现。这一高原地区的云降水特征值得深入研究。

(抵达黑石北湖)

为了进一步探究海拔4000米高度以上中昆仑山云降水和积雪覆盖特征,5月28日,科考队继续向着阿克苏库勒湖的方向进发,路况凶险崎岖,不仅要翻山越岭,还要越过河流。路上径流较多,遭遇融雪型洪水道路冲断,只能夜营在海拔3500米的高原。这段科考旅程不仅给科考队带来终身难忘的历险回忆,也彰显着昆仑山极端降水天气气候谜团亟待探索。

科考期间,塔里木盆地腹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了强沙尘暴天气,同时其南缘到昆仑山北坡出现了今年第一次强降水过程。为认识西风作用下沙尘气溶胶对高原云降水物理的影响机理,科考队及时在昆仑山北坡民丰和和田两地开展了10次大气颗粒物PM1、PM2.5、PM10和TSP高达10千米的垂直探空观测外场试验,并成功获取降水过程气象要素和大气颗粒物垂直观测资料。雨后,科考队来到昆仑山北坡的和田河支流的喀拉喀什上大型水利枢纽的乌鲁瓦提水库,考察高原发源的南疆地区河流。端午节期间,科考队在“高原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步行登上海拔4700米的冰舌,触摸亚洲水塔固态水库的冰川冰柱。

(开展外场观测试验)

科考队在帕米尔高原一路探寻云降水,6月4日,到达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的帕米尔高原陆气相互作用观测站,这次科考任务圆满结束。据了解,新疆气象局副局长何清研究员担任本次高原科考队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和田、喀什和巴州地区气象局以及塔中、民丰、墨玉、塔县、伽师和莎车等地气象部门参与和协助了此次科考。

(在帕米尔高原陆气相互作用观测站)

 

上一条:大气物理学院举行“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主题升旗仪式

下一条:聚人才兴事业 推进高水平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2022—2035年)》引发热烈反响

新闻报道
通知公告